硬质氧化是一种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,旨在提高铝制品表面的硬度、耐磨性、耐腐蚀性等性能。下面,小编总结一下关于影响
东莞硬质氧化膜性能的因素有很多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材料成分
不同的铝合金成分对硬质氧化膜的性能有显著影响。例如,含铜量高的铝合金,由于铜在氧化过程中可能会形成不溶性的铜化合物,会降低氧化膜的生长速度和质量,使氧化膜的硬度和耐腐蚀性下降。而纯铝或含镁量较高的铝合金,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硬质氧化膜,其氧化膜硬度高、耐腐蚀性好。
电解液成分
硫酸浓度:硫酸是硬质氧化常用的电解液成分。一般来说,硫酸浓度较低时,氧化膜的生长速度较慢,但硬度和耐磨性较高;硫酸浓度过高,会使氧化膜的溶解速度加快,导致氧化膜厚度不均匀,硬度降低。
添加剂:在电解液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,如有机酸、氟化物等,可以改善氧化膜的性能。例如,加入草酸可以提高氧化膜的硬度和光泽度,加入氟化物可以促进氧化膜的生长,提高膜层的均匀性。
工艺参数
温度:温度是影响硬质氧化膜性能的重要因素。温度过低,氧化膜的生长速度缓慢,生产效率低,且膜层容易发脆;温度过高,氧化膜的溶解速度加快,膜层硬度和厚度会受到影响,甚至可能出现膜层疏松、烧焦等缺陷。一般硬质氧化的温度控制在 - 5℃~5℃。
电流密度:电流密度决定了氧化反应的速度。电流密度过低,氧化膜生长缓慢,膜层薄且硬度低;电流密度过高,会使氧化膜生长速度过快,导致膜层表面粗糙,甚至出现局部过热、烧蚀等现象。合适的电流密度通常在 2 - 5A/dm²。
时间:氧化时间与氧化膜的厚度和性能密切相关。在一定范围内,随着时间的延长,氧化膜厚度增加,硬度和耐腐蚀性提高。但时间过长,氧化膜的生长速度会逐渐减缓,且膜层可能会出现过厚、脆性增加等问题。
前处理和后处理
前处理:工件在进行硬质氧化前,需要进行除油、除锈、碱洗等前处理工序。如果前处理不彻底,表面残留油污、杂质等,会影响氧化膜与基体的结合力,导致氧化膜出现起皮、脱落等缺陷。
后处理:氧化后的封闭处理对氧化膜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。通过封闭处理,可以填充氧化膜的微孔,提高氧化膜的耐腐蚀性、耐磨性和绝缘性。常用的封闭方法有热水封闭、蒸汽封闭、镍盐封闭等,不同的封闭方法对氧化膜性能的提升效果有所不同。
设备和操作
设备:硬质氧化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对氧化膜质量有直接影响。例如,电解槽的材质、电极的布置、冷却系统的效果等都会影响电解液的均匀性和温度分布,进而影响氧化膜的性能。
操作: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规范性也很关键。如在装挂工件时,如果装挂不牢固或接触不良,会导致电流分布不均匀,使氧化膜厚度和性能出现差异;在添加电解液、控制工艺参数等操作过程中,若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,也容易出现质量问题。